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關於 SM Converter 報毒的事情...

最近有使用者來信告知 360 會將 SM Converter 報毒,原則上這個軟件從 1.010 版之後就沒更新了,之前沒這個問題現在才有,所以比較可能的原因是由於防毒軟件更新病毒碼而產生的問題。當然這會產生疑慮,畢竟警報是一直在響的。我個人只能針對自己的源碼部分做保證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事實上那些源碼的開發也超出我的能力(完全沒概念,所以根本寫不出來),但是我是利用 Autoit 作開發與封裝,所以這部分我是沒辦法完全了解,但就我自己所使用的防毒軟體 (小紅傘) 是沒有報毒的情況。

查了一下 Autoit 官網上的文章,似乎這件事情已不是新鮮事了,將原文節錄在這裡讓有疑慮的朋友可以了解。


Are my AutoIt EXEs really infected?

If you have been using AutoIt for any length of time you will know that it is a great, and powerful scripting language. As with all powerful languages there comes a downside. Virus creation by those that are malicious.

AutoIt has no virii installed on your system, and if a script you have created has been marked as a virus, (and you're not malicious) then this is a false positive. They found a set of instructions in an AutoIt EXE out there somewhere, took the general signature of the file, and now all AutoIt EXE's are marked (or most of them). This can be due to several reasons.
  • AutoIt is packed with UPX. UPX is an open source software compression packer. It is used with many virii (to make them smaller).
  • Malicious scripter got the AutoIt script engine recognized as a virus.
And I am sure there are more ways your executable could be marked, but that covers the basics.

Now I am sure you are wanting to know what you can do to get back up and running without being recognized as a virus. You have to send in a report to the offending AV company alerting them to the false positive they have made. It never hurts to send in your source code along with a compiled exe, to help them realize their mistake.

..............底下還有另一位使用者所詢問的文章

Malwarebytes actively believes AutoIt is malware


I wanted to drop by and point out some goings-on with what is, in my opinion as a PC repair tech, the #1 malware removal solution, Malwarebytes' Anti-Malware, versus false detections of compiled AutoIt scripts. As of the definitions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this month, Malwarebytes is now flagging nearly all compiled AutoIt EXEs as "BackDoor.Bifrost".

The worst part about it is, they refuse to change their stance about detecting AutoIt executables as malware/PUPs. I haven't yet gotten a reply to my request for "reconsidering" this decision. It's a pretty bad deal, considering AutoIt is no different from any of the hundreds of oth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out there (BTW, congrats on that, AutoIt team! Excellent work on that).

I wanted to bring this to the AutoIt community's attention, see what you all think of it. I'm just one person and it seems like I'm the only person that has a problem with AutoIt being blanketed with the "malware" definition. Maybe the AutoIt team can help the Malwarebytes team with the detection of malware written with AutoIt... instead of just calling it all malware!

如果以上面這位網友的敘述,我想只要我是使用 Autoit 來開發程序,會被報毒的機率就是存在的.... So... 看起來面對這個報毒的情況我目前是無能力可解的,這部分是比較抱歉。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逆境中的成長更為動人

最近看到 Wang 40 又開始一步步的站穩大聯盟,心中實在感到很開心。雖然今天跟紅人對決最後還是無關勝負,每次看到他一局一局的試著一步步的修正、改善,不急不徐的從每個可能性去慢慢調整,我覺得這就是王建民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了。

逆境中的成長是特別辛苦的,心裡的壓力是順境中的 N 倍,往往在這時刻被打敗的不是技術、能力,而是心理的壓力先把自己給壓垮了。能夠在逆境中保持信心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要把事情做 好就更難了。另一個重要的就是耐性,要願意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重新站起,每一步都不要跟以往的高峰時期比,而只跟現在、眼前的自己比,這不只是讓自己保持 信心的好方法,也是真正活在當下的表現。過去的那一刻不管有多麼美好,留下來的都只是一些經驗與回憶,周遭的人事物包含自己本身都是在不停變動的,把過去 的當成恆久的是一種很不務實的做法,反觀活在當下才是種大智慧。

每個人都不同,所以聰明的人只跟自己比,不會為了到處跟別人比較而失去自己生活的節奏。有智慧的人則更上一層樓,他不只不跟別人比,也不跟過去的自己比,所以每個當下都能成長,都能有收穫。

當個大聯盟的先發投手,心裡要背負的壓力是很多的。能投得好的除了藝高人膽大之外,心理素質是很重要的關鍵。我個人覺得 Wang 40 雖然有招牌伸卡球,但是他能持續在大聯盟保持一席之位,那一球一球處理、一局一局處理的這種當下態度是很重要的關鍵。

王建民加油!!! ...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核心" 是一切的基礎

          我非常喜歡講 "核心" 這的詞,認識我的朋友最常聽到我講的一定是這兩個字。對於我的信念而言,這個部分是一直在深耕、擴展的,只會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寬大。它就像是一套萬用法 則,所有的事情我都會往這裡先找尋可能的答案,很像套圈圈那樣,找到了核心就把它套進去,越累積越可觀。

          製作課程的"核心"是甚麼? 我的理解是 "讓學習更有效果"。如果多元的學習方式是可以提升學習效果,那麼 UX 的製作核心就會以多元性為主要考量。若要以多元性來呈現課程內容,那麼素材的多元與運用的彈性就會是最重要的事情。UX 的特色是那麼的顯著,不好好利用其多元性題型的特性實在很浪費,但是近期看到的 UX 的課程還是跳脫不了 Q&A 的基本格式。我不是覺得 Q&A 不夠好,在某些情況下 Q&A 的題型可能還會比其它的題型好。但是如果可以讓同一個學習項目用不同的方式來複習,不是會更有學習效果嗎? 重複一定是讓你記得牢的關鍵,但是有意義的重複卻是讓大腦在每個當下保持活躍狀態的關鍵。有人研究說一般人的專注力頂多10分鐘,接下來就開始走下坡了, 要維持專注力是必須給大腦刺激的,填空、選擇這些題型的出現並不是偶然。

       素材的整理其實是很大的工程,看到許多有心且無私的朋友花了那麼多時間整理素材,但是感覺出課程的呈現還是沒有充分運用到多元性的特質。當然想要更有彈 性,素材的整理是要更費心的,但是多費了那點心力卻會讓你的素材運用更為豐富,題型的可用性就會更可彈性。例如已經花時間將單詞、例句、相對的語音給整理 好了,就應該將元素整理得更 Unique...這是很關鍵的做法。如果你的例句和中譯是一個 Column,那麼你的例句就被綁死了,沒辦法利用例句做出其他的題型...又如果你的語音是包含好幾個元素,例如有中文也有英文,或是有單詞也有例句。 那麼這些語音也被綁死了,同樣無法有其它的彈性空間。

        過與不及都不好,上面講的是不及的狀態 - 多元性的運用不夠充分,元素不夠有彈性,另一種情況則是太過了。之前我也曾經歷過這段過程,當我的 SM Converter 功能已經比較完善時,我就開始沉溺於各種題型的運用,一個課程裡面就像是實驗室一樣,一堆實驗品...一堆只是為了呈現實驗結果的實驗品,但是課程的核心 不應該是如此。重複性過高的內容只會加重學習的負擔,對於課程的核心 "讓學習更有效果" 是背道而馳的。會看不到這個問題,純粹就是為了滿足於題型展現的技術面,而忽略了為何而做課程的這個核心問題。之前在 资料来源与题型制作 - Rosetta 篇 I  裡面提到製作課程的五個要考慮的項目,也就是當初面對自己太過行為的一種反思。

        這些探討其實已經將做課程當成是 "專業" 的狀態了 ... 分享給想提升課程品質的同好者......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好書總是得再三看過才能慢慢了解

          "Trading in the Zone" 果真名不虛傳,之前認為沒有收穫只不過自己的當下的心境與理解力還未跟得上,就像不懂日語就無法理解俳句的美一樣。好在我的先見之明通常都不會那麼固不可化,所以才能有機會再三的看它,才能慢慢的體會出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想法。

          這本書真的滿奇特的,雖然是在講關於交易的事情,卻有好幾個章節都在講 "Beliefs" 信念這件事情。他提出一個很特別的想法,認為信念是不可消滅的,但是卻可以讓它不活躍;讓它缺乏生命力。如此它就不會成為你行為的關鍵信念,不會讓你重複 以前的行為模式。這讓我想到 "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裡面所說的純然的觀察,不否定的觀察那些 Pain。"不否定" 才不會創造出另一邊的定義與心態,不否定的意境是比較完善的解決方式。其實這是很奧妙的,一個你認為不 OK 的事情;想改變的事情,卻得先從認可它、接受它開始,這真的很違反人性,但是這麼做卻才有可能真正的轉化它。諸葛亮的七擒七縱孟獲,想的應該也是同樣的事 情,看似反其道而行卻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整本書中讓我收穫最大的(也可能僅是我目前的能力所能理解的部分而已..),是關於 "以機率為基礎的基本心態"。他提出五種基本特質:
1.  Anything can happen.
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2.  You don't need to know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next in order to make money.
你不需要知道下一步將會發生甚麼才能賺到錢。
3.  There is a random distribution between wins and losses for any given set of variables that define an edge.
優勢是由一組變數上隨機分佈的盈虧中所定義出來的。
4.  An edge is nothing more than an indication of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one thing happening over another.
優勢只不過顯示一件事情發生的機率高於另一件事情。
5.  Every moment in the market is unique.
市場中的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

上面這些述序尤其是第三點與第四點說得特別好,他點出了一個已存在卻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機率(概率)的基本特質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太容易忘記這些機率是怎 麼得來的,以至於在從事交易時讓心裡多出很多額外的負擔。當你真正理解你的方法的侷限性與基本特質,也就是你可以善用它的開端。這本書在這方面幫助我滿大的。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中譯與音標...只是手指不是月亮

           之前曾寫過一篇日志關於背單詞的部分,裡面談到應該要把中譯當成輔助的角色,不應該讓它無限制的擴充大腦中的版圖。當時的想法有點把 "中文" 當學好外語的大敵,經過這陣子對於課程製作的摸索卻發現當時的心態是有點偏了些。對於還在學習中文的小孩子來說,這個論點應該不算太偏,畢竟兩種語言對小 孩子而言都是處於學習階段。例如 "蘋果" 與 "apple" ,對不了解中文 "蘋果" 的學習者來說,先去學 "蘋果" 再來將 "蘋果" 轉換成英文 "apple" 這是沒有效率的事情,但是成年人卻不完全符合這個情境。

         成年人已經擁有龐大的中文詞庫,以上面的例子來看,"蘋果" 這個詞就代表著許多相關的圖像與意義。給成年人看一張 "蘋果" 的照片與跟他說 "蘋果" 這個詞,在大腦裡的運作模式應該是不同的。但是對於學習語言的效率而言是否仍是很大的差異呢?..這點我已經有些存疑了。事實上如果你很仔細的觀察自己的 學習狀態,你會發現當你看到 "蘋果" 這張圖片時,腦中已經自然的對應出 "蘋果" 這個中文詞了。會這樣是很正常的,因為你必須先辨識才能進一步的思考,而你一定會用你最容易的方式來辨識,擅長中文的就自然會用中文來辨識這張圖片了。所 以就算你在學習過程中不擺上中文解釋,但是你的腦袋還是會把它拿出來複習一次。所以如果以這樣的邏輯來看,嚴格要求每個單詞都必須用圖片來學習,這似乎並 不能如預期中的提升學習效果。尤其當你的詞彙越來越抽像,已經找不到具體的圖片來呈現,這個方式反而容易變成另一種阻力,你可能先得把圖片建立起一個意義 的連結,再將這個意義連結到英文,這樣反而是繞圈子。

        如果擴展到句子的學習這種繞圈子的情況會越來越多。例如 "發生什麼事了? - What happened? / What's wrong? / What's the matter?" ,你會發現要找到能表示這個句子的圖片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用中文你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馬上理解這個句子要表達的情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用中文 來學英文是有效率的。在台灣有許多英語教學界的翹楚,彭蒙惠老師的系列是強調用英語來學習英語,但是另一位賴世雄老師卻認為學英語無須刻意放掉中文,可利 用擅長的中文來學習外語。之前我對這個論點是保持開放的心態,但是始終找不出足夠的信念可以支持這個說法。最近的經驗讓我理解到,或許使用中文來學習英語 這個方法並不是導致英文學不好的主因,或許是學習者在使用的過程中誤把手指當月亮,以為沒了手指就沒了月亮。兩者之間若只是導引的關係,當你看到月亮時, 手指就可以放掉了,那麼藉由手指去看到月亮又有何妨呢?所以如果中文只是讓我們快速的理解要學習的意義或情境,藉由這個情境來學習該如何用外語來表達,那 麼為何不用中文來幫助學習呢?但是反過來說,若是硬要把兩著綁在一起,非得一一對應不可,那可能沒了中文就忘了英文了...

        音標也是同樣的情形。台灣是用 KK 音標,我並沒有學習自然發音法,但是我卻自然而然不用音標了。其中的過程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當你看著英文單字,發著音標上的發音,久而久之你就會有種對 應,就像中文那樣有很多形聲字,讓你可以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但是為何有人學英語學了很久了,沒音標卻無法發音呢?我想或許就如同上面所講的情況一樣, 在學習過程中忽略了這些都只是方法,讓你能快速理解的方法,重點是你要學得那個東西,而不是這些方法。若是在學習過程中你多一點觀察,你自然會更了解你所 學習的東西,而不會僅僅強化中間的方法,非用這些方法不可。

        最近看了部片子「三個傻瓜」,主角在課堂上被老師要求 "定義" 「機器-machine」,他用很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卻被老師一一否決,反而另一位同學將課本裡的 "定義" 給一字不漏的背了出來時,老師極為讚賞。這個就是把手指當月亮阿...月亮就在那裡,你想用手指比、想用棍子比、想用嘴巴形容..都無妨阿...這些都是 方法,適合就拿來用...只要都能指向月亮就好了阿...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換個角度看事情會很不一樣...

最近借了幾本關於投資的書,原本認為會很有東西的 "Trading in the zone" 卻發現沒有預期的收穫,或許是中譯本沒把原書的精華給翻出來,也或許它講的東西剛好不是我缺的部分吧...。反而在圖書館隨手拿的另一本 "投資最重要的 3 個問題",從一開始就讓我覺得書中有許多想法是值得推敲的。

書中一開始提出投資人對於一些人云亦云的觀點缺乏自我驗證的能力,這點我很認同。投資是很難很難的事情,很奇怪的是大部分的人卻只想花一點點的時間,但是 同時卻想得到超額的報酬,想靠投資躍升有錢人階級。不過這裡我想提出來說的不是這個論點,而是書中提到將本益比 (P/E),轉換成盈餘收益比率 (E/P)。一個原本的運算式子將它顛倒來看,不只是多了一種檢驗的方式,也會讓你在同時看到了原本看不到的東西。當你使用 (P/E) 時,所得到的都是倍數...若是高達20幾倍或30幾倍,就覺得本益比太高了...這檔股票太貴了..(當然書中一直重複說明,這個說法其實不具顯著的可 驗證性),但是如果你將它顛倒看,本益比20就會變成 5%。除了數值變成這個樣子之外,在同時它卻提供了另一種比較基礎 ... 與市場上所有的金融商品報酬率的比較基礎。如果債券利率低於 5%,此時這項投資相對而言就有超額報酬了,那麼就不是不可行的事情。這種角度是採用 (P/E) 本益比所看不到的。

在 "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這本書中曾提到人最擅長 "比較",能夠比較的東西就會理解,無法比較的就會忽略其真正的資訊。當你換個角度看事情時,不僅僅只是換了個角度看到不同的面向,在同時也可能創造出原 本不存在的比較基礎,讓一些看似無關的東西在這個比較基礎的連結下,產生可理解的資訊。這種資訊的創造與運用,可能就是創新的重要來源吧...換個角度 看事情,結果可能會非常不一樣!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祝福天下的母親...

今天開車在路上等紅綠燈時,突然看到一群小朋友手裡都拿著一束康乃馨,蹦蹦跳跳的過馬路。臉上開心的樣子讓我不自覺得也跟著笑了起來...突然意識到母親節快到了。

女人或許這部份是天性,不管年輕時多麼不喜歡小孩,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莫名其妙的改變了。想我當初也是如此的過程...一切的轉變都是那麼自然與莫名其妙...女人這輩子最偉大的任務應該就是當母親了,可惜我還沒這個經歷,但是如果人生缺了這部份是真的有些可惜。

數十年光陰的投入是多麼艱辛,天下的母親卻大多如此的無私奉獻,那種愛是很難比擬的。寫到這裡更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有個無私奉獻的母親,為我打點這麼多事情。

母親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母親的奉獻卻是全年無休的....祝福天下的母親們幸福快樂!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Anki 多樣性卡片樣板的運用

其實這個多樣性的功能也是我當初最讚賞的地方,在 UX 沒出來之前我非常喜歡這個功能,變換題型非常方便....當然在新的版本中已經比當初更容易實現了...

在前篇的介紹中運用了原型的編輯,創建了自訂的卡片樣版-猜猜看...接下來再新增三種,分別為 "中翻英" 、 "拼寫格" 及 "聽力練習"

☆☆☆ 首先為了操作方便,還是順從 ANKI 預設的欄位排列方式,將 Tag 標籤欄位給擺在最後,這樣就不用在匯入時還得一一對應了....


接下來就新增卡片樣板






然後再將處理好得原始文件匯入 (這裡有個地方要注意...Anki 似乎得先將 卡片樣板做好在進行匯入,才會讓所有題型都產生詞條,若是先匯入一個卡片樣板,在另外新增樣板時..匯入就會不成功...也就是說要同時全部一起作...這是我目前實驗的結果...也有可能有別的方法)


因為已經標籤對應欄位(單元)擺在最後,所以這裡的操作就輕鬆了...自動一一對應,無須再更改了...可以看到卡片總共有四種型態


匯入之後可以看到總共有 18 * 4 種 = 72 個詞條



接下來你就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卡片種類來練習了...


「拼寫格」



「中翻英」

如何批量匯入單詞-(for Anki)

這篇是關於 Anki 的匯入 ... (非 SuperMemo UX)


首先處理 EXCLE 的部分,原始文件如下..這裡要處理的有 "圖片" 及 "語音" 欄位


 利用 EXCEL 的公式( fx ) 功能,將圖片及語音欄位批量處理如下





 將多餘的欄位 Hide 隱藏起來




將處理好的文字儲存成 UTF 8 格式的 TXT 檔案 (這裡都是用 TAB 分隔)


這樣就處理好 ANKI 所需要的匯入文件了...........

接下來啟動 ANKI 開始進入 匯入工作:


取一個課程名稱,這裡取的是 Test1


進入匯入畫面,選取處理好的文字檔案 Anki-Test.txt



這裡要先自己製作一個 "原型" ,可以想成是模板格式


使用 "加" 新增一個原型


進入編輯畫面



這裡我先用 Rename 更換名稱為 "猜猜看",再點選 "Card Layout" 進入編輯畫面


在 "領域" 頁簽中將所需欄位一一建立...如下圖總共建了五個


 在卡片樣版中依照需求去排列 QA 區塊


 回到最開始的畫面,這裡很重要喔...一定得依照你的原始匯入文本 一一對應到 ANKI 欄位上(領域=欄位 field)
原始文本第一個 欄位是準備給標籤 TAG 用的,所以第一個就變更對應為 標籤..其餘的以此類推...



對應好之後,點選"匯入"...等待成功訊息畫面........如下圖已成功匯入19個


進入詞條觀看發現第一個詞條是欄位名稱,將其刪除掉........
如果想節省這個額外的步驟,就在匯入之前將第一行的欄位名稱可刪除即可


可以看到所有的项目都完整汇入了...



進入學習畫面觀看...現在是沒有圖片與語音的..必須手動將相關檔案放到固定目錄底下



如果是 PC 版的 Anki 都會將資料放在 我的文件 "My Documents\Anki" 目錄下,找到這個目錄可以看到已經有剛剛建立的課程 Test1,在這個目錄下另外新增一個 "Test1.media" 目錄提供給語音及圖片存放






重新啟動 Anki 進入課程....Everything is done!!!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想用 SM Converter 做甚麼樣的課程?

這個工具到現在已經更新到 1.0.1.0 版本了...期間也有許多網友詢問相關問題,最讓我難回答的通常是來源的處理。因為這個真的是因人而異,如果有點編程底子或是會用一些正則式語法,可能會 比較容易處理來源。如果這兩個都不會,EXCEL又不太行..那可真的滿傷腦筋的。

對於 SM Converter 本身的問題,我是比較容易回答;對於來源的處理真的只能給些初淺的經驗談,較深入的方面實在很難分享..其中牽扯到很多編程語法...有編程能力的朋友, 自己就可以解決了,無須我在這裡野人獻曝;沒有編程底子的..我講這些只會讓人更搞不懂而已。

最近一方面忙著自己的事,閒暇之餘都把時間放在做課程...我這次有更深刻的體會,一個很優秀的課程是不容易做出來的。最難的在於前端的來源處理,圖片、 語音、文字部分...這些都要使用上若干軟件,對於文字處理方面,甚至得加上一些自製的編程才能處理好。以我的例子而言,每次製作一個課程都少不了針對來 源文字,自製一些相對應的小工具來應付,數個 Function 是常有的事情。

那麼沒有編程能力的使用者就不能自製課程了嗎?...

坦白說,如果來源是比較簡單的...例如我在How to - 單詞篇裡提到的用金山的生詞本,再使用 ToTab 工具來轉換,是可以輕鬆處理來源的。其他方面如果能找到以 Tab 座分隔的也是可以很輕鬆套用的。除此之外,你想多輕鬆完成來源文字的處理,真的得憑個人本事了。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如果單純以學習為主要目的,UX 的 F9 編輯功能應該也是夠用的。但是想一次匯入上千筆或數千筆資料,就得考驗到自己本身其他方面的能力了...能否輕鬆處理雜亂的來源、該用甚麼工具...這都 得各憑本事了。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來這裡的朋友,在你製作課程的時候...稍微想一下為什麼而做,一天能學習有限,真的需要一次轉換那麼多資料進去 UX 嗎? 一邊學習一邊放進去 UX 的課程裡,就算是用 Key - in 的方式也無妨ㄚ...如果你只是個學習者,這應該是比較適合的方式。花太多時間想要一次處理數千筆資料進去 UX,卻不具備相關的能力只會讓自己更無措而已。

或許課程的製作是應該分成兩種類別的...一種是專門製作課程,也就是做給別人用的..那麼相對的自己本身也需要一些其他的相關能力才行;另一種是製作給自己用的 ... 這種就無須一昧的追求數量與質量,重點在於適合自己的需要就好了。學到哪兒就做到哪兒..做課程怎麼會是負擔呢?